Skip to main content
  • Image
    交通論壇社論: 台北捷運電子票證八折優惠政策功成身退

全國運量最大的台北捷運連年面臨大幅虧損,雖台北市政府捷運工程局工程完成後,初期曾以象徵性一元成本移轉予台北捷運公司營運,在等同無建置成本之背景下,當時台北捷運屬獲利常勝軍;近年因路網持續擴增,運量規模未以相同規模成長,另考量車輛汰舊及成本攤提等情境下,台北捷運實施多年的旅客使用電子票證享八折優惠宣布於年底取消。

回顧台北捷運票證史,一次性票證初期採用磁卡,後期則改以圓形Token取代,並回收重覆使用。另外在悠遊卡推出後,為了鼓勵民眾使用這個新興電子票證,亦推動大家搭乘大眾運輸工具,然囿於製卡成本,初期卡內還內含300元押金,因此推出旅客搭乘使用悠遊卡八折優惠之措施,以當時「表面上」獲利的營運狀況以及造就悠遊卡廣泛使用,搭乘八折誘因實功不可沒!

隨著時代的演變,悠遊卡的搭乘非但僅限於搭乘捷運,甚至進一步演化為台北市捷運、公車雙向轉乘的優惠票證工具,希再次提升台北市大眾運輸運具的使用率。如今悠遊卡已成為台北市民生活的好朋友,甚至成為各大信用卡公司爭相合作的對象,若再考量台北捷運多年虧損問題,搭乘使用電子票證八折優惠政策實則已無續行之必要。

誠如諸多產學界朋友所言,使用電子票證八折優惠案屬「齊頭式平等」優惠,對少數搭乘貢獻較多之旅客顯不公平。反觀國外,以物價昂貴的英國倫敦為例,其地鐵票價設定大致分為六區,區至區間之票價同時具有單次使用票價(Single ticket),亦有當日兩區間最高票價(One day travelcard)。假若當日以電子票證搭乘多次、累積金額達當日區間最高票價時,即不再收取額外費用,隱含「電子一日票」之概念,即可擺脫齊頭式平等之窠臼,亦可造就觀光客之便利性以及優惠。

此外針對忠誠旅客,如通勤的上班族、學生等,同樣以英國倫敦為例,雖年年票價大幅提升,亦採購買月票給予折扣之模式進行。筆者依稀記得2005年於英國求學時倫敦市區一至三區學生月票約67英鎊,至求學第四年時已攀升至約76英鎊。相較當時每單程一至三區近3-4英鎊之水準,月票優惠為市民生活之必須!遂「搭乘常客優惠」採檢附相片、記名式電子票證實施,台北捷運或許可師法!

每一個成功的政策都有謝幕的一天,台北捷運公司此次勇抵民意代表之反對,可謂大膽與時俱進。折扣優惠應講求公平性,我們樂見依貢獻多寡衍生之獎勵措施,況且此時此刻台北捷運財務狀況不佳,且台北捷運相較他國地鐵單位里程收益較低,以永續經營發展之觀點言,民眾應給予掌聲支持,政府則應重新檢討台北捷運整體票價結構,以及現行一日票、1280元月票續行之長久之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