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main content
  • Image
    交長扮耶誕老人 打腫臉充胖子

明年一月選舉將屆,府院罕見在交通建設大放送,為了博得民眾支持,從民生所需的補貼機車、計程車購買費用,大至瘋狂啟動陸海空建設。近日因軌道建設爭議,交通部林部長親上火線嗆聲,引發交通專業學者反彈及撻伐!交通部罔顧國家財政問題,亦忽視專業之聲,猶如選前聖誕節打腫臉充胖子的聖誕老公公!

在軌道運輸方面,若須審視路線(網絡)興建對運量增長之貢獻,先以最受最青睞的台北捷運經驗檢視,在2012至2015年間,新莊、信義、松山、土城等路線陸續通車,當這些行經人口稠密或商業繁榮之地區,其對現今每日平均旅次總網絡貢獻約莫增長25萬人次(未計旅次自然增長率),以五年來票收平均票價21.6元計,每日收入增加不到五百萬,但諸多項營運成本倍增,讓曾是北市金雞母的台北捷運公司,亦深陷財務困擾,顯見新建軌道運輸,即便在原需求極強之台北市都成問題,更遑論其他地區軌道建設之興建!

同以台北捷運為例,學者質疑桃園鐵路地下化之舉,實亦可從其經驗找到端倪!台鐵桃園路線目前問題,應為受迫鐵路切割、兩側發展受限,以高架解決其實已可打通兩側發展之問題。筆者不贅論已為眾矢之的台鐵地下化較高架高三倍以上成本,僅想藉由環狀線、文湖延伸線以及北市郊區中、高運量以高架建設簡單案例,提醒在類似條件下的桃園鐵路,是否真有必要堅持地下化?再者,以實際鐵路營運單位台灣鐵路管理局每月巨幅虧損之情境下,試問交通部投資無法回收還坐吃祖先老本,日後政府債留子孫、全民埋單就是我們要的嗎?

至於交通部去化自償率在案件審查之重要性,勢必將自食惡果!我國財政舉債高築早已為公開秘密,遂近年來公共建設推動BOT等鼓勵民間共同參與之措。政府目前無視財務問題,撇去縣市政府自償率,將同時失去運量是否能支撐以及財務是否能自給自足之指標,因此自償率絕非林部長所謂扼殺地方建設的元凶,反而是公共建設重要指標!沒有縣市會不歡迎大眾運輸建設,現在縣市首長不用在萬聖節時「不給建設就搗蛋」,就有接續而來聖誕節的「聖誕老公公」,何樂而不為?甚至大家一起來!但蚊子軌道運輸難道台灣無前例嗎?

高鐵延伸宜蘭更是令人瞠目結舌,執政黨向來打著綠色環保大旗,可謂其神主牌之一。連宜蘭快鐵都成環評檢視建設,高鐵對於環境之地形、地貌乃至噪音等均遠大於台鐵之情況,過往把關甚嚴的環評,委員們之堅持,也一夕盲目拋開了嗎?再者,就算不顧前述諸多考量,當交通部猛開選舉支票的此時,是否深知國內公共工程缺工之問題?我們還要再「畫」幾個桃機第三航廈呢?

交通運輸建設從基礎的家戶調查、運輸規劃、建設綜合審核、環評乃至運輸工程的實施,無不希望回歸「國家永續」的精神!國家經濟資源有限,「平日」即應考量經濟能力,規劃建設優先先後順序,並首重其實質效益,屏除非絕對必要者,而非「選前」一次訴諸實現!交通學者們有風骨、學術不分藍綠、堅持運輸專業論辯,乃基於為下一代建構良好經濟體,又適切需要的交通建設,政府切勿流於選票及民粹!

 

陳立業 大學教授

(本文作者授權自108年11月24日聯合報民意論壇轉載,並授權提供未經刪修之原文轉載)

<本文內容純屬作者觀點,不代表本會立場,文責自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