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main content
  • Image
    交通論壇社論:「北宜高鐵」的真相

日前交通部表示,「北宜高鐵」的路線較「北宜直鐵」的路線更遠離「翡翠水庫」,而且二者在同一路廊。以上陳述是嚴重的無知與刻意的誤導。

首先,「北宜高鐵」的關鍵問題是通過「翡翠水庫」集水區,而非距離「翡翠水庫」的遠近。因為依據「區域計畫法」,水庫集水區是環境敏感地區,而且「翡翠水庫」是台北都會區數百萬民眾的水源,其集水區的環境攸關水庫的水質與水量。過去「北宜直鐵」經過「翡翠水庫」集水區的方案,即因此而無法通過環評,所以之前通過的「北宜直鐵」方案是不經過「翡翠水庫」集水區的。

其次,「運輸走廊」與「路廊」是完全不同的概念,不可混為一談。「運輸走廊」是聯繫兩地區的寬廣帶狀區域,並沒有明確的界線,其範圍內包含一種或多種運輸工具,如聯繫台北地區與宜蘭地區的「北宜運輸走廊」,其內有台鐵宜蘭線、北宜公路台九線、北宜高速公路國道五號等。「路廊」是指某一條運輸設施所經過的明確狹長地帶,「公路路廊」的寬度是一公里,「鐵路路廊」的寬度是一百至二百公尺。因此「北宜高鐵」與「北宜直鐵」都位於「北宜運輸走廊」內,但絕對不是在同一路廊。

再者,「高鐵」與「直鐵」雖然都是鐵路系統,但二者差異甚大。就軌距而言,「高鐵」是採用1.435公尺的「標準軌」,「直鐵」是採用1.067公尺的「窄軌」。就最高速率而言,「高鐵」是每小時300公里,「直鐵」是每小時130公里;由於「高鐵」太快,所以設計時還要納入「空氣動力學」的考量,譬如「高鐵」對向錯車時,乘客會感受到車廂晃動與轟然聲響。因為「高鐵」的軌距較寬、車廂較大、速率較高,加上「空氣動力學」的考量,其幾何設計與隧道斷面必定與「直鐵」不同,所以對於環境的衝擊也會有異。

綜上所述,交通部建議的「北宜高鐵」路線與已通過可行性研究的「北宜直鐵」路線不同,前者經過「翡翠水庫」集水區,後者則否;「北宜高鐵」與「北宜直鐵」都位於「北宜運輸走廊」,但不是在同一路廊;「北宜高鐵」與「北宜直鐵」對環境的影響差異甚大。因此「北宜高鐵」必須重新評估其可行性,交通部不可偷天換日,踐踏專業,欺瞞民眾,騙取選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