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Image
政府於新冠病毒肆虐先於三月底提出各行各業千億紓困,後於四月連假期間加碼至兆元。然在振奮人心的同時,若詳細檢視此次政府的紓困方案,似乎忘了民眾生活的好朋友-公路汽車客運業(後簡稱公路客運)以及市區汽車客運業(後簡稱市區公車)。
以三月底紓困方案來說,僅見第四條第六款中補貼採購防疫物資費用,目前針對公路客運及市區公車業者具體的紓困補貼方案,即補貼防疫物資採購,例如口罩酒精手套,然此項費用原為共同防疫多出支出,且實質上微不足道,杯水車薪。未若其他陸運運輸業者(如遊覽車、計程車等)尚有融資利息、人員教育訓練、甚至每月燃油成本補貼。
政府補貼不能大小眼,將平日最忠誠、最親密的戰友,此時卻拋在腦後,以似是而非的論述,屏除在外!事實上,不論公路客運或市區公車其受到疫情之傷害,絕不亞於其他陸運業者,營收下滑三成以上,業者心急如焚、慘不忍睹!
筆者甚至曾搭乘往來桃園機場,或新興「熱門」台北花蓮航線,乘客數皆僅一人之窘境,可見有些路線幾乎載不到旅客,但因肩負疏運之責,尚須維持基本營運。在此情況下,員工薪水仍得照付,油錢、耗材支出少不了,營運再怎麼艱苦也得咬牙撐下去,公路客運或市區公車不若遊覽車找無人可停擺休息,省卻非必要成本。
或許有內行人質疑公路客運及市區公車本就有「汽燃費」以及「牌照稅」免徵之待遇,因此本次紓困「缺席」理所當然。然持平論之,以公車或客運運價計算18項成本討論,本就排除燃料費以及牌照稅,遂業者實並未因此多獲得一丁點利益,切勿以此匡住無須補貼之思維!再者,公路汽車及市區汽車客運業運價受上限管控,不若遊覽車或其他運輸業者,可隨市場需求無上限恣意調整其收入。
再者,公路汽車及市區汽車運輸業運價都必須經過政府或是議會審核,以雙北市公車運價為例,給業者的合理利潤只有一年期定存利率(以109年郵政儲匯局公告一年期利率僅1.04%),現今營收頓時降低三成以上,運價公定利潤與下滑幅度差異之大,沒有政府將心比心的思考,業者該如何自處呢?政府未來又去哪找回掏心掏肺業者的心呢?
當然定會有人提出不論市區客運、公路客運及計程車原已依法同享油價補貼,但深究背後計算,即便現在油價雪崩式下滑,在運價機制中油料本屬浮動機制。倘此刻再降運價,依現行機制省錢的是政府,雪上加霜仍是業者。此外,部分地方政府甚至把按時、不再延誤撥付價差補貼款,列舉為紓困政績。此舉將本為業者所得、改列紓困案,實吃盡業者豆腐,讓營運寒冬心更寒!
市區公車或國道客運停擺,比鎖國後飛機不飛更嚴重!市井小民可不坐飛機、不出國,但還是得靠公共運輸在城市移動。汽車客運業乃勞力密集、沈沒成本大之行業,只要有一家跨了,立刻出現社會問題,員工沒收入、市民沒車坐,政府切勿以「一家倒閉,可再找一家來支援」方向思考。以現在市況,任何一家業者結束營業,均會造成骨牌效應!
市區公車與公路客運業者向來是民眾的好朋友,亦是最支持政府政策的一群業者。此時此刻,不論是油價加碼補貼、人員教育訓練、車輛購買利息支應,甚至員工薪資部分補貼,相信對於業者都能有顯著的幫助!當政府持續加碼紓困之際,盼交通部能給予各地公路汽車客運及市區汽車客運業者關愛的眼神、傾聽業者難處,並來場舒暢地及時雨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