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main content
  • Image
    交通論壇社論: 給後山民眾一條安全回家的路

交通部公路總局擬於端午連假前將蘇花改、南迴改部份路段提升速限至70公里,接續也將針對部份路段是否開放重機以及大貨車通行進行研議。此議題看似簡單,然恐牽動著前述道路駕駛安全,尤其不少長隧道存於蘇花改及南迴改,有關單位似應審慎研議!

基本上,相信開過蘇花改的民眾對於速限的提升勢必樂觀其成,然筆者仍希是基於設計路型,考量安全之前提決定提升速限案。另對於蘇花改終點處之路口,建議應採配套加設終點預告標誌以及前方號誌燈號提醒,俾降低未減速引發之事故。如蘇花改東澳往蘇澳路段之T字型出口,微幅轉彎後即面臨路口號誌,險象環生,值得政府改善與注意。

然對於重機之開放,雖說可減少機車駕駛人往來於蘇花公路彎曲綿延的山路,改行筆直的改善道路。然筆者實不願一竿子打翻一船人,但在現行機車駕駛人養成教育欠佳,並未體悟機車也屬一個單體獨立的運具,非但應比照汽車駕駛人視之,更要尊重其他的運具如小客車、大貨車等。

其次,前述改善道路路幅不寬,部份路段甚至只有雙向僅各一車道輔以諾大的路肩,相較先進國家甚至開放機車上高速公路,其多線道之行車環境似與改善道路路況相差甚鉅,遂重機之開放應首重執法。現雖已試辦重機上路於部份路段,但在狹小的車道又存有混合車流,尤其機車又屬「肉包鐵」之運具,其安全性及用路人守法程度仍有待試辦期觀察。

談及大貨車開放使用蘇花改以及南迴改,或許挺大車便利之民意聲音高漲,但長隧道管理專業之交通論述,恐不能摒棄,交通安全之思維仍應擺第一順位。環顧台灣各地長隧道,不論如何開放,大貨車不能通行始終是長隧道安全議題最後的防線,其主要考量不失事故、災害及救援應變處理之困難度。基此,交通部公路總局於此議題之評估,建議仍應秉持專業態度行之。

蘇花改、南迴改興建之目的都是期盼給予後山民眾一條平安回家的路。然當路直了、路變寬了,若是再帶來不同運具混合車流的危險性,應非我們樂見。好不容易有了條新的安全道路,藉此可順勢分流不通需求之運具。因此,殷切期盼交通主管機關在順應「部份」民意之同時,亦傾聽「多數」民意渴望交通安全之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