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Image
李寬宏 (屏東縣)
那天,妻子如往常一樣在清晨輕輕關上家門。她穿著醫護服,臉上帶著安靜的微笑,踏上了新一天的工作旅程。她從事急診室工作多年,習慣了生死之間的徘徊。對她來說,生命的脆弱如影隨形。可我從沒想過,那天的工作,會徹底改變我們的生活。
那是一個再平常不過的日子。一個普通的路口,幾個孩子正蹦蹦跳跳地走在斑馬線上,期待著回家的那一刻。誰也沒料到,一輛車突然從街角出現,快速逼近。車內的駕駛或許心不在焉,或許只是那麼一秒的分神,而這秒卻成為了無法挽回的命運轉折。孩子們沒能回頭確認,而駕駛也未能及時減速,就這麼,在那幾秒鐘內,兩條生命的軌跡改變了方向。
妻子回來後告訴我,她趕到現場時,兩名孩子倒在地上,無力的身體和微弱的呼吸讓她心中一緊。那雙本該活潑的小手,似乎在空中抓住什麼,卻最終無力垂下。她說,自己在急救室裡見過無數次這樣的場景,卻從未有這般無助。當時她甚至覺得自己快要哭出來,因為她知道,這些孩子的人生,可能再也無法回到原來的模樣。
路口,這個在日常生活中再熟悉不過的地方,此刻變成了命運的分界線。每個駕駛、每個行人,在這短短的幾秒內都做出了自己的選擇。而這些選擇,無論多麼微小,都會帶來改變。
我開始不自覺地思考,這樣的悲劇是否真的是無法避免的?孩子們沒有回頭看確認,駕駛也沒有減速注意前方。他們的錯誤,交織在一起,織出一張無法解開的命運之網。我們都知道,這樣的事情不該發生,可它卻一次次發生在我們眼前。
當孩子終於甦醒的消息傳來時,整個醫院都鬆了一口氣。妻子告訴我,女孩努力睜開眼睛,試圖理解周圍的情況。她的父母守在床邊,無言淚流。那是一種難以形容的感情,既有喜悅,也充滿了不確定。他們知道,這場事故沒有奪走女孩的生命,但她的未來已經不再如從前一樣光明。
女孩的頸椎受損,未來是否能站起來行走,是否能脫離呼吸器,這些都還是未知數。而她的妹妹,則依然在另一家醫院昏迷不醒。這個家庭每天都在等待一個奇蹟,祈求能夠看到妹妹的眼睛睜開,祈求能夠度過這場人生中最大的災難。
身為旁觀者,我能做的只有沉默地看著,默默為他們祈禱。可在心底,我一直在想:這樣的事故,為什麼還會發生?這樣的悲劇,為什麼還在不斷重演?如果孩子們能夠回頭多看一眼,如果駕駛能夠稍微放慢速度,這一切是否就可以避免?這樣簡單的動作,為何總是在災難之後才讓我們後悔莫及?
每當我走過那個路口,腦海中總會浮現出那天的場景:孩子們的笑容、他們的步伐,還有那輛飛速駛來的車。一個普通的日子,一個普通的路口,就這樣成為了他們命運的分水嶺。這樣的事情,難道只有發生過後,才會讓我們警醒嗎?
我的妻子常說,急診室裡最令人痛心的,不是那些無法挽回的生命,而是那些本來可以避免的事故。多少次,她在手術室裡無奈地看著一個又一個因為錯誤選擇而徹底改變的命運。她知道,有些悲劇,只需多一秒的思考、多一次確認,就能避免。然而,這些動作,卻總是被忽視。
我們的社會似乎總是在趕路。車輛快速駛過,行人匆忙過馬路,每個人都在追趕時間,卻忽視了身邊潛藏的危險。這樣的速度與匆忙,似乎讓我們忘記思考每一次選擇背後的代價。當車輛快速駛過時,我們不會想到,這可能就是一次生命的賭注。
這次的事故,讓我重新審視了這一切。駕駛和行人,都應該為自己在路上的選擇負責。慢下來,看看四周,不只是為了自己,也是為了那些我們不曾認識的人。或許,正是我們每一次謹慎的選擇,才能避免下一場悲劇的發生。
如今,那名小女孩依然躺在病床上,而我每天都在問自己:這樣的事故,還會繼續發生嗎?如果我們不去改變,如果我們不去反思,這樣的悲劇就會無止盡地重演。那些受傷的家庭,失去親人的人們,將繼續在痛苦中徘徊。
交通安全,不應只是掛在口中的口號,它應該成為我們每個人內心深處的信念。我們的每一次駕駛、每一次過馬路,都應該是對生命的尊重。每一個路口,都是命運的交會點。而我們每個人,都在這場命運的棋局中扮演著自己的角色。
這不是一個單純的事故,而是一個深刻的提醒。每一個在路口上行走的人,都承載著無數家庭的希望。讓我們一起守護這些希望,讓更多的人能夠平安地抵達彼岸,擁抱更多的明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