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main content
  • Image
    交通論壇社論: 2020交通安全城市大解析

交通部甫結束九月份交通大執法,經統計當月事故傷亡人數顯著降低、發揮成效,另參考聯合國、日本等作法,訂立每年九月份第三周為「交通安全周」,激發全民關注交通安全。交通部更於日前舉辦「路口停讓行人」座談會,與會專家學者建議交通安全宣導活動可更經常性推動,並應仿效天下、遠見等知名雜誌,進行縣市政府交通安全評比,樹立交通安全之都意象。遂交通論壇以交通安全為出發點,輔以交通部、內政部警政署等統計資料著手分析,希獲中央主管機關暨各縣市首長暨警政單位重視,為打造平安的用路環境共同努力。

首先就內政部警政署今年一至八月各縣市「事故概況」統計資料論,若以事故事件以及死亡人數數量論,桃園市以事故事件數31,461件、台中市則以事故死亡人數133人居冠,高雄市、新北市、台中市均在伯仲之間 ; 惟台北市案件數僅14,155件以及死亡人數僅40人均低屬六都交通安全指標最佳城市。倘若加入各縣市車輛數權重改以每萬輛肇事率檢視,仍以六都中桃園市每萬輛肇事率最高,高達152件/萬輛,但令人訝異的是宜蘭縣及花蓮縣每萬輛肇事率也都約莫130件/萬輛之水準,直逼桃園市; 反之,雲林縣、苗栗縣以及嘉義市屬台灣本島縣市中每萬輛肇事率最低之三個縣市。每萬輛死亡率則由台東縣、花蓮縣分別以1.39人/萬輛以及1.22人/萬輛位居每萬輛死亡率之首; 北北基三地則以0.2~0.3人/萬輛勇奪死亡率最低之區域。

經細部交叉比對以加權數字分析,台北市在擁有各方資源的前提下,屬全台各項交通安全指標中表現較佳城市,桃園市則屬六都最待強化交通安全城市,宜花東地區縣市則於上述各指標中盡曝問題,有賴地方政府首長以及警政單位再多費心改善。

如按A1類道路交通事故(即該事故造成人員當場或二十四小時內死亡之交通事故)區分,六都中則以高雄市、台中市分別130件以及128件最為嚴重,非六都縣市則以彰化縣以及屏東縣肇事件數最多,均約莫90件。若根據A1類統計分析,94%肇事歸屬於汽(機、慢)車駕駛人過失,另亦有5%來自於行人(或乘客)過失,近年手機族上升,行人邊走路邊看手機導致傷亡過失件數亦年年攀升,值得用路人注意與警覺。

除事件概況反應之問題外,值得注意的是若將事故發生之年齡層解析,65歲以上高齡族群發生事故於各年齡層佔比,如同採當年度1~7月數據分析,已由民國107年37.8%升高至今年的40.3%。建議高齡者交通環境以及用路保護,應再施以高強度交通安全教育,並提倡通過路口「慢行」,維護高齡者之行的安全; 而所謂「慢行」之定義非但只有慢,而是車輛能達到隨時遇路況問題均能煞停之狀態。

除了高齡者的用路安全外,截至今年八月份另一項轉趨異常的交通安全指標為酒後駕車,以取締件數論創過去17年新低,僅57,170件,移送法辦件數亦創12年新低,僅33,065件。依前述數據推論,倘若不考量警方執勤強度以及頻次,酒駕問題應有緩解。但事實不然,酒後駕車A1類肇事件數已達103件,死亡人數亦達104人,雙雙創下近六年指標新高,酒駕問題似有重新自宣導、執法層面檢視,莫待重大事件發生方回頭檢討,為時已晚。以近年諸多重大酒駕社會案件言,一人酒駕破碎多個家庭之遺憾,酒駕實應再被政府重視,在此也呼籲所有駕駛人酒後不開車,為自己及他人的生命財產安全著想。

相較新冠肺炎肆虐,在衛福部嚴密把關下,今年因罹患新冠肺炎死亡人數僅7人; 反觀交通事故死傷人數卻遠高於新冠肺炎的殺傷力,病毒難以防範,但交通事故不外乎出自於人、車、路等三可控要素,應更可有效防治事故傷亡的發生。以過往騎機車戴安全帽推廣成效為例,除大幅減少騎乘機車事故傷亡量外,另大幅降低每年健保於騎機車傷亡上億台幣之費用,因此政府更應比照防疫之規格,強化交通安全。基此,交通論壇期盼未來政府宜著重於高齡者用路安全以及酒後駕車之宣導、取締與防範,而名列指標優質交通環境的縣市政府,應持續維持保障市民安全; 列屬交通安全環境吊車尾的縣市無須氣餒,建議可先由教育單位深化交通安全,甫以各通路重點宣導,再以取締查察作為最後防線,相信必可改善現況。當然,不論政府、教育單位、警政單位如何努力,仍有賴所有用路人(含車輛駕駛人以及行人)共同打造安全的用路環境。

****************************************************************************************************************************************

交通論壇徵稿:

交通論壇為所有關心交通政策、交通安全教育等人的專業園地,歡迎各方人士投稿本論壇。

每篇稿件建議字數約1,500~2,000字,一經採用本會將致送稿酬。本論壇具審閱刪改權,三日未見刊登請自行處理,不另通知。

來稿請寄transportforumtw@gmail.com,來稿請附真實姓名(若用筆名投稿請告知)、身分證字號、職業、電話、銀行帳戶和通訊地址。

****************************************************************************************************************************************

相關連結 https://ba.npa.gov.tw/npa/stmain.jsp?sys=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