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Image
疫情自五月份以來嚴峻,許多民眾或許還不知道,大台北地區的1,280元雙北捷運、公車、淡海輕軌任意行月票外,悄悄地增加了共享運具的優惠;除了過往的雙北Youbike前30分鐘免費外,已在五月另增加共享機車方案。
此次共享機車屬「加價購」方式,幾乎所有現行共享機車業者都到齊,Go share 、iRent以及WeMo等都推出不同方案。其中iRent 以及WeMo採加價250-300元即可享有該月200-250分鐘優惠;Goshare則是購買30天內,不限次數、每次可享5元優惠。
然在北捷積極異業合作下,其實在疫情衝擊下運量已腰斬,原北捷於承平時期每日約216萬人次,去年已下滑至190餘萬;受到五月疫情影響,預估今年運量只剩一半,虧損至少五十億元以上。然即便無疫情,北捷逐年虧損已是事實,疫情只是雪上加霜,長年無法撼動增長的票箱收入,永遠起跳價20元,再加上路網不斷擴張,成本攀升,才是虧損的主因。
以筆者於倫敦留學經驗而言,很早就有所謂的One day Travelpass,也有推類似1,280元的月票,既可搭公車、又可搭捷運,在狹小又壅擠的倫敦,十足刺激大眾運輸使用量。2005年初到倫敦,因上學通勤需要,購買zone 1-3學生票每月約67英鎊,直到2009年取得學位離開倫敦時,短短4年該票種已達76英鎊。各位讀者或許難以想像,十六年後的今天,同樣票種的票價,幾近兩倍要價116.8英鎊。
或許疫情期間不適合談票價調整影響民生,但當我們始終採凍漲的手段,又推出售價僅倫敦三分之一以下的月票,當然不易打平,更別想獲利。也許有民意壓力,但在物價調整、網路擴張、建設折舊等因子,或許在疫後可仿效倫敦年年調整月票、年票甚至起跳價格,合理反應成本上升,再搭配近期國內的創新共享,方為大眾運輸「永續」之本。低價甚至免費的永遠是民眾最青睞的,政府應正視並向民眾說明成本與票價之關聯,合理、逐年調整票價,否則只是債留子孫,後代共同承擔歷史共業。
最後,在疫情期間還是提醒大家,共享運具方便人人愛,也是我們走出國外看到他國此起彼落的仿效,實屬驕傲的創新概念; 但莫忘疫情期間使用共享運具前後防疫消毒之重要,保護別人也保護自己。
****************************************************************************************************************************************
交通論壇徵稿:
交通論壇為所有關心交通政策、交通安全教育等人的專業園地,歡迎各方人士投稿本論壇。
每篇稿件建議字數約1,500~2,000字,一經採用本會將致送稿酬。本論壇具審閱刪改權,三日未見刊登請自行處理,不另通知。
來稿請寄transportforumtw@gmail.com,來稿請附真實姓名(若用筆名投稿請告知)、身分證字號、職業、電話、銀行帳戶和通訊地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