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Image
囿於國內疫情緊張,升級三級警戒月餘,政府近期更強化境管措施,除強制所有入境旅客住宿檢疫所或是檢疫旅館外,更加強國境大門至檢疫旅宿地間的交通,必須搭乘防疫計程車之限制。近日,更有鼓吹入境全面篩檢之聲浪,希杜絕疫情於國門之外,然這樣的強力措施,事實上已有它國執行,成效良好且值得借鏡。
以加拿大為例,自二月廿二日起施行旅客抵達加拿大後,於入境機場後進行PCR篩檢,並強制住宿防疫旅館三晚直至取得陰性報告後,續返家完成十四日居家檢疫,另於抵達後第八天,需持政府提供的簡易快篩設備,透過視訊與線上護士施作篩檢,由快遞取件送回檢驗後為陰性後,方能於抵達後第14天完成居家檢疫,換言之,若包含旅客出發前72小時PCR檢測,前往加拿大目前共計須篩檢3次(註:後兩次由政府免費提供旅客檢驗),而這樣的做法,也就是目前輿論所說的「入境篩檢」以及「居檢完成前再次檢驗」。而加拿大機場在旅客整體入境動線採封閉動線設計,機場檢測完畢至旅館亦限定防疫旅館巡迴巴士或UBER,遂與目前國內精進管制旅客接駁作法,有異曲同工之處。值得注意的是自七月六日起,加拿大政府已推動完成施打兩劑疫苗者,得免除十四日檢疫,但仍須出示於出發前72小時與入境機場後的PCR檢測。
阻絕疫情、管制國境大門有其絕對的重要,歐美已著手展開規劃試行推動疫苗護照,並將旅客分類施以不同的入境檢疫規格。首先,歐盟已宣布將自今年七月一日起為期一年試行電子化疫苗護照,並已獲諸多成員國響應。基本上疫苗護照如同未來旅遊證件之一,並將可入境旅客區分三種類型,分別為施打完成疫苗進程者、出國前PCR檢測陰性者以及曾感染新冠肺炎康復者。而上述疫苗品牌僅承認輝瑞、莫德納、阿斯利康以及嬌生,現階段並未包含我們國產疫苗的任一品牌。
由此可見,在歐盟的選項中,完成施打兩劑疫苗與否,已與出發前PCR檢測報告是否提交,成為平行選項。換言之,歐盟雖考量疫苗未必能普及至全球各國,仍設有旅客出發前PCR檢測陰性之選項,因此對於未施打疫苗者,以及完成施打未被認可之疫苗者,未來每每出國洽商、旅遊仍須花數千元進行PCR檢測,出國前置準備成本仍高,不便性與已完成兩劑疫苗施打者相較將低人一等,此點政府應未雨綢繆,避免影響我國經貿發展。以前往德國旅遊為例,自6月25日起入境須提交以下其中之一證明文件,入境72小時PCR陰性檢測報告、疫苗接種證明或染疫後康復證明(即28天以上、六個月以下PCR「陽性」證明),顯見完成國際疫苗接種仍是出國最便捷之選擇。
基於前述,未來完成兩劑國際疫苗施打與否將成為出入相關國家重要的「旅遊通行證」,國內防疫除須強化機場防疫措施外,似別無他法,疫苗成為抗疫之戰關鍵武器。當國內正值疫情高張之際,建議政府可再加大開放四大國際承認疫苗力道,疫苗絕對是疫情趨緩的唯一解藥。筆者記憶猶新,今年四月底加拿大卑詩省方結束春假,由於假期間大規模學生流動造就疫情大流行(每日平均確診數直攀上千人)。在加拿大政府加速於五、六月份對百分之八十以上居民施打疫苗完成後,目前每日確診數已降低至不到百人,甚至偶有「加零」之況。
當歐美漸走出疫情陰霾,重新邁向陽光普照的大地,明顯地受惠於國際疫苗施打的普及率,相關國際交通運輸(航空運輸、郵輪等)有逐漸復甦之趨勢。反之,亞太地區仍深陷疫情所苦,又Delta變種蠢蠢欲動,國內運輸、旅遊產業萬不能仰賴國人出國打疫苗潮為生計,而是引頸期盼未來旅遊復甦後的生機。在疫情日復一日加劇、死亡人數增加,政府不能再坐以待斃,民眾健康為首要關鍵,疫苗除了為未來國際旅行通行證外,後續衍生疫苗護照旅行問題,更對國人外出健康、國際運輸、旅遊以及經濟發展上不可等閒視之,宜盡早思考因應!
****************************************************************************************************************************************
交通論壇徵稿:
交通論壇為所有關心交通政策、交通安全教育等人的專業園地,歡迎各方人士投稿本論壇。
每篇稿件建議字數約1,500~2,000字,一經採用本會將致送稿酬。本論壇具審閱刪改權,三日未見刊登請自行處理,不另通知。
來稿請寄transportforumtw@gmail.com,來稿請附真實姓名(若用筆名投稿請告知)、身分證字號、職業、電話、銀行帳戶和通訊地址。
****************************************************************************************************************************************